近日,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以下简称工业区)成功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复核。作为广东省五大石化基地中首个通过复核的园区,近年来,工业区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均衡发展,正加快形成绿色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工业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扎根于广东省东南沿海突出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黄金切点,工业区不仅是粤东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主战场。自2007年7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以来,工业区作为揭阳发展绿色石化产业的主阵地,产业建设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工业区长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发展理念,矢志建设全球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从一滴油到一根丝、从一粒料到一张膜”的全产业链发展是工业区的重点发展方向,全力发展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4个主导产业,以及副产品、卤素2个辅助产业。
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工业区的“超级链主”。自2023年建成投产至今,已累计加工原油超4000万吨,产值突破2300亿元,成为推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依托该项目可供招商的25个主副产品,工业区围绕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的原料供给和产业链布局,精准发力,先后引进特色产业“链主”企业与优质项目。
正在建设中的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料项目规划布局了多项有关碳四碳五新材料前沿技术的项目。其生产的高性能树脂等产品,有望进一步优化风电装备制造工艺”。从“一滴原油“拓展到“能源重器”,或将在未来成为现实。
广东伊斯科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奕煌表示,“碳四碳五是乙烯的一种副产品,同时它也是战略资源,我们现在着力于开发高端化、差异化的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下一步会与国内国外的一些技术方,共同开发轻量化、高性能的材料。”
“目前,工业区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巨正源新材料、伊斯科碳四碳五、东粤化学废塑料综合利用为‘强链主’的‘一超多强’产业新格局和原油—基础化工原料—化工产品‘一条龙’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揭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党工委书记蔡淡群介绍。
构建“一链一园一基地”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工业区调研时表示,要继续把强链补链延链这篇文章做深做透,以“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态度做好涉企服务,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在这方面,工业区的思路很清晰,做到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做到真心实意优服务、真金白银降成本、用心用情帮企业,千方百计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打造放心投资、开心赚钱的营商环境。”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晓平表示。
在工业区内,专业化学品码头、热电联产厂、公共仓储、物流、危废处理厂、固废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建设齐全,可满足大型化工企业投产所需。截至目前,工业区累计投入近80亿元,已实现水、电、气、路全通,正全力加快推进双水源、双电源、双气源等公用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切实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实现炼化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转化”的目标,有效促进园区公用设施资源充分共享,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工业区布局建设了一条35千米的公共管廊,以提升工业区内物料输送效率。
“在招商工作方面,我们以构建‘一链一园一基地’为目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聚焦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双色并重’的发展思路,致力打造‘一超多强’的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格局。”工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博介绍,工业区针对各项目设立了“项目指挥部”和“企业服务员”制度,由市、区领导主动统筹挂钩有关项目,带动区有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通各项政务审批“绿色通道”,破解各项政策制度难点,做到现场驻点、上门服务等。
瞄准世界级绿色基地
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到2027年,工业区绿色石化产业规模目标达到1800亿元,2035年末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从石油炼制到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
“广东石化项目只占用了约1/4的土地,工业区内还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引进更多配套的产业以及相关的企业。”李博介绍,顺应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趋势,园区在规划设计上主要分“三步走”:一是打造“一核心四集群”的发展格局,夯实炼化一体化核心优势,壮大炼化下游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集群;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绿色链,加快废塑料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商业化运行和工业化放大,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方式,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三是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值、附加值高的下游项目,促进绿色石化产业与纺织服装、制鞋、海上风电等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推动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成为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东翼产业引擎。
《规划》指出,工业区将落实揭阳市承载“世界级炼化基地”的战略职能,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发展愿景,用世界级眼光推动园区建设和发展,并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路径方面,工业区将持续深化“一超多强”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及绿色循环新材料产业基地。
乌江,白浪涛涛,流经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这里已嬗变为一座生机勃勃的新材料产业热土——重庆白涛工业园区(下称园区),这里不仅诞生了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差别化氨纶生产基地,更在202...
今年以来,镇江新材料产业园(下称园区)紧抓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园区在项目建设、经济运行、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交出亮眼的“期中答卷”。
近日,在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广东省惠来县人民法院法官化身“法治讲师”,围绕劳动用工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合同纠纷等企业经营中的热点法律问题展开深入解读,为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送上专业实用的“法治大餐...
近日,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传来消息,宿迁市港口集团与上港集团达成ICT(内陆集装箱码头)2.0项目合作,将“出海口”搬到“家门口”,企业可在内陆宿迁港完成视同上海港的出口集装箱进港、进口集装箱提箱转...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5年河南省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功入围,标志着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的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杭州湾上虞经济开发区内企业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浙江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先进集成电路装备与工艺联合研发中心”“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