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利用单点高密度技术提议钻探的广505斜井两年累油已突破5000吨,角20-斜8、角15-斜66和面12021斜等井相继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有力推动了八面河油田实现首次千万吨规模的资源增储。”江汉油田研究院地球物理所所长秦军在中石化股份公司项目《八面河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研究与应用》验收现场兴奋的介绍,团队攻关形成的宽方位资料处理和五维地震解释技术在2024年全国地球物理技术年会上分别荣膺特等奖和一等奖。
随着勘探向页岩油气、复杂碳酸盐岩等非常规领域延伸,传统地震技术难以捕捉薄、深、碎隐蔽性储层的难题日益凸显。江汉油田研究院采集处理所所长郭利荣介绍:“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通过‘高密度采样+宽频宽方位’优势,如同给地层做‘CT精扫’,能捕捉到传统技术遗漏的细节。”
技术攻关团队自2021年起锚定八面河探区,却在海量数据处理、多类型噪音干扰等难题前遭遇瓶颈。为攻克这些难题,团队围绕资料特性展开技术攻关。技术骨干郑芬表示,针对单点接收资料低信噪比问题,建立形成了多域、组合、保幅去噪技术;针对单点资料宽频特点,开发了逐级、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通过持续优化,最终形成“单点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有效释放了资料的高精度成像潜力。
自2022年起,研究院科研人员聚焦单点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全力攻克五维地震解释技术难关。正如解释团队核心成员蔡炳坤所言:“我们的目标是深度挖掘地震资料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力求让地质体从‘看得见’迈向‘描得准’的跨越。”
目前,该团队成功构建起一套以优势方位断裂识别、宽频地震反演、宽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反演为核心的五维地震解释技术体系。研究院地球物理所主任专家李铭华指着屏幕上的三维地质模型介绍道:“在优势方位断裂识别技术中引入了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模块,就像给地震数据装上了‘显微镜头’,能精准识别小断层,而宽频反演技术通过融合长短波长信息,让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精度提升了30%以上。”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低序级断层与隐蔽性储层的识别精度,更以一线科研人员的实践洞见,夯实了“老区不老”的技术根基。
该技术已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勘探模式,在八面河、总口-拖市及复兴地区落地见效。截至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发现、落实圈闭群19个,论证通过井位15口,其中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有力支撑江汉油田提交三级储量超千万吨,为勘探增储上产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近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一项“复杂断块增能渗吸吞吐工艺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2025年中石化先导项目验收评审会,评审组建议加大现场推广应用力度。
6月24日,川金诺发布公告称,根据该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现阶段发展需求,该公司拟将“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黄制酸项目”“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年...
前不久,中国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奖项——闵恩泽能源化工奖第六届榜单揭晓,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科院”)青年科学家乔富林荣膺“青年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