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石化提质增效双突破

碳二回收创效 能效指标提升

  今年以来,独山子石化炼油可比综合商品率持续领跑中石油炼化企业。一季度,该公司加工原油189.5万吨,生产乙烯51.96万吨、尿素22.9万吨、新材料22.04万吨,高端产品占比突破63%;重点监测的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指标,多项保持领先。

  生产经营质效有效提升的背后,新建成投运的重点工程项目功不可没。碳二回收装置自2024年9月一次开车成功以来,让每滴资源“颗粒归仓”,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还有效降低了污染物、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2024年完成的聚丙烯装置235线改造、聚苯乙烯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等项目保持高效运行,大幅提升了聚丙烯产品的种类、产能和生产灵活度,为提质增效注入全新动力。热电厂动力站煤电机组改造项目,让机组高效运行周期延长20天,煤炭、蒸汽、电力与新水消耗持续下降。炼油能效提升项目涉及蒸馏、焦化、加氢裂化等11套装置,有效降低了这些装置的燃料气、蒸汽等消耗。

  除此之外,独石化以“经营精打细算、生产深耕细作、管理精雕细刻、技术精益求精”的“四精”理念为引领,深化“六优化一控制”生产经营策略,在保持装置稳产高产的同时,动态调整产品结构,紧密衔接产销链条,系统推进生产优化与降本控费。通过RTO(实时在线优化系统)信息化手段精准调控裂解深度、强化原料优化控制,为乙烯、丙烯等关键产品增产提供坚实保障,两套乙烯装置日产量连续6个月保持4000吨以上,创历史新高。独石化创新构建了生产异常标准管控体系,形成“监测—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生产波动频次同比下降33.3%。聚丙烯、丁苯橡胶、全密度聚乙烯等关键装置的单耗达近三年同期最优。该公司还投用污水回用率智能监控,减少污水产生量、回用量,优化氮气系统运行方式,降低氮气系统动力消耗,优化减压深拔力度,降低石油焦收率,一季度蒸汽、新水单耗降幅超10%。

  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同时,独石化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效益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在国内首次用气相法工艺生产出聚烯烃弹性体(POE),并实现量产。今年以来,独山子石化紧抓市场契机,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产品推介服务,增产增销POE、锂电池隔膜料、电容膜料、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高效产品,成效显著。一季度,POE产量突破万吨。

  下一步,独石化在稳产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将坚持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价值引领”为主线,锚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创纪录!劣质褐煤气化炉连续运行319天

  截至4月29日,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化装置2号气化炉连续高负荷稳定运行319天,刷新了以劣质褐煤为原料的世界最大规模气化炉运行纪录。

南开大学26项成果获天津市科技奖

  近日,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南开大学26项成果获奖。该校李兰冬教授团队凭借“分子筛限域吸附与催化”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

仪征化纤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考核

  4月24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生物可降解聚酯”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现场评估考核验收。

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应用成功

  近日,由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在中国石化销售华东分公司陈山油库成功应用,实现该产品在油气储运领域首次工业应用,标志着中国石化在高端防腐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张伟华:塔林间的攀登者

  在黑龙江鹤岗市哈萝公路旁,近20米高的合成塔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氨生产部工艺技术监督、技能专家张伟华仰头望着塔顶耀眼的照明灯,安全绳在工装裤上勒出熟悉的纹路——这是他与化工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