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尿素市场前景广阔

  记者在近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于安徽阜阳主办的202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了解到,目前大颗粒尿素产品正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大颗粒尿素产量达1177.86万吨,较2023年增加76.11万吨。其中,一次造粒大颗粒尿素产量为1046.67万吨,比2023年减少5.66万吨;二次造粒大颗粒尿素产量为131.19万吨,较2023年增加81.77万吨。从产品产量变化来看,2024年国内大颗粒尿素总产量较上年增加显著,主要得益于二次造粒大颗粒尿素明显增产。

  “预计2025年尿素市场规模将达14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5%,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山东晋控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延东表示。

  据任延东介绍,近年来大颗粒尿素之所以受到重视,皆因其三大特性:一是颗粒硬度高,不易吸潮结块,适合长距离运输和远洋出口及长期储存。二是颗粒大、溶解慢,能减少氮流失从而延长肥效,有效减轻土壤酸化。三是粉尘含量极低、流动性好,在工业用途上可作为烟气脱硝剂等。

  从大颗粒尿素需求结构来看,大致涉及三方面。首先是用做农业基肥。近年来大颗粒尿素在尿素产品中占比逐年上升,已占到农业基肥用肥的60%~70%,且可以直接施用,尤其适合机械化播种。

  其次是用于生产包膜复混肥,这部分占比在15%~20%。一是做缓释型包膜尿素,占到包膜复混肥的40%,且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做控释型包膜尿素,占比30%,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三是做功能性包膜尿素,占比达25%,在花卉和草坪养护中表现出色。

  最后是直接生产掺混BB肥,占大颗粒尿素下游应用总量的10%~15%,但对颗粒匹配度要求较高。

  任延东认为大颗粒尿素市场前景预期良好,这是因为农业需求不断增长,大颗粒尿素渐成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优选。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对高品质肥料需求的增加,大颗粒尿素的市场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同时,包膜尿素上游缓控释肥出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中国缓控释肥总产量达1200万吨,比上年增长8.5%;总产值达360亿元,比上年增长9.2%。预计2025年,缓控释肥总产值将进一步扩大至5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6.5%以上。

  具体而言,包膜尿素在农业上的应用占比达75%,2023年市场规模约90亿元,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1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其在园艺上的应用占到包膜尿素总量的16.7%,2023年市场规模约20亿元。随着城市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园艺市场兴起,对高质量肥料需求增加,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此外,包膜尿素在工业上也有所应用,占到其总用量的8.3%,主要涉及制药、化工等领域。2023年,该产品工业应用市场规模约10亿元;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应用的开发,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0%。

  任延东认为,大颗粒尿素未来发展动能强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如农业现代化推动需求增长,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环保型产品开发有望突破。

  二是技术上的突破。目前,生物基包膜材料、智能控释技术以及脲酶抑制技术应用于饲料添加剂等,都为大颗粒尿素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三是政策红利的激励。近年来国内环保力度加大,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缓释肥料的使用,同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包膜尿素的研发和推广,并重点扶持农业高效施肥技术的应用等,使得大颗粒尿素作为环保型产品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是国际市场拓展加速。由于国产包膜尿素产品质量逐步提升,以及出口放开与国际市场的开拓,预计到2025年,国产包膜尿素出口将达到18万吨,占包膜尿素总产量的15%左右,将进一步推进国产大颗粒尿素应用的拓展。


相关推荐

7月中旬化工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7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7月中旬与7月上旬相比,28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2种持平。其中,化工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2025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将开

  合成树脂产业作为我国化工材料的重要支柱,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

天津交易中心重烃竞价交易完成

  近日,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携手合作伙伴组织的重烃竞价交易再次完成。

产业献智“塑”强“中国价格”

  我国正从塑料生产大国加快向强国转型,如何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成为业内焦点。

富岛化工MMA装置刷新运行纪录

  7月18日,中海油富岛(海南)化工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实现连续运行423天,刷新了中海油首套丙烯腈联合装置自投产以来的长周期运行历史纪录。

全球钾肥需求水平“创纪录”

  今年以来,国际钾肥市场供需偏紧,价格走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