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正当时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当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时代命题。6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多位专家提出,对能源化工行业来说,在时代浪潮中迎接机遇与挑战,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打造未来新型能源体系正当其时。

“‘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攻坚期。”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国安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根据目前国家对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到206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要从20%以下提升到80%以上。对此,行业需要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燃料路径利用,加快拓展原料路径利用,研发碳捕集利用新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比重。

“传统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的对立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发挥主体能源作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认为,推动洁净能源规模化是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特别是氢能的发展,将为钢铁、石化等难脱碳领域实现碳减排提供重要解决方案。同时,推动生产过程低碳化也是能源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应重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的巨大潜力,扩展相关技术的应用。中国石化目前已经投产运行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CCUS示范项目,将齐鲁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至胜利油田注入地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百万吨。
    “在‘十五五’能源规划过程当中,各种能源要高质量发展,保证能源安全是重中之重。”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建议,未来能源化工行业的规划发展将保供放在首位。化石能源方面,既要发挥好煤炭的供能主体能力,也要提升油气的供应能力,特别是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方面,要制定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发展目标,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同时,行业应以需求为导向展开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能源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加快建设零碳园区及零碳工厂,提高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能源“安全线”。

会上还发布了《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并为80余家企业颁发了2025践行“双碳”目标优秀案例证书。会议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国企》杂志社承办。

相关推荐

江汉油田八面河地区负向构造带勘探喜获突破

近日,从江汉油田八面河油区勘探一线传来喜讯,位于该地区沟谷带的重点探井面1501斜井,在完钻试油后成功获得日产9.1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这一突破标志着八面河地区勘探工作实现从传统构造带向新区带的战略...

2025-10-13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中交

9月26日,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在枣庄滕州实现整体中交,预计今年年底前项目将打通全流程,实现全面投产。

中国石化探路长江沿线氢能交通走廊

近日,3台不同型号的氢能物流车从上海市青浦区青卫综合加能站出发,沿长江而上,经过沪苏皖赣鄂5省市,到达湖北省宜昌市枝江服务区南站,全程约1500千米,沿途在6座中国石化加氢站进行加氢补能。

中国海油万方级液氢储罐技术通过认证

近日,中国海油所属气电集团完成国内首个万方级大容积液氢储罐原理样机模型开发,顺利通过国际第三方认证公司必维船级社的关键技术审查与认证。

上海绿色甲醇项目获全流程双认证

近日,由申能集团、城投集团、华谊集团和上港集团等4家市属国企共同推进的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迎来里程碑——项目取得了原料供应、甲醇生产和贸易储运加注ISCCEU与PLUS全流程双认证证书,平均碳....

2025世界储能大会发布6项成果

9月17日,以“储能新纪元零碳启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开幕。会上,6项重要成果正式发布,18个项目落地签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