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如何实现塑料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6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举行的一场高端学术沙龙上,主持会议的理化所研究员黄勇抛出话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陈学思、吴骊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以及来自20多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系统思维,聚焦塑料回收利用、生物降解塑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废弃塑料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极具回收利用价值。”王琪院士指出,应从塑料合成、加工、应用、废弃物管理各环节全方位全链条防治废弃塑料污染。她提出,考虑到物质循环、能量供需、碳排放量、环境保护等因素,废弃塑料应尽可能在高分子态回收利用。固相剪切碾磨加工在高分子态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废弃塑料,助力资源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应大力发展。
唐勇认为,从塑料全生命周期出发,将退役处置与塑料创制融合,从头设计发展新一代塑料有可能为终结塑料污染提供新的途径——发展化学闭环循环和升值重构技术,解决现行塑料的污染;发展可环境消融塑料,解决最难收集的塑料制品污染;发展结构可装拆、功能可补强的可装拆塑料,解决分离、解聚和量大等难题。他建议制订科学的政策法规推动和引导塑料污染治理,以专项支持重塑塑料体系。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也是此次沙龙的焦点话题。“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未来产能有望扩产到千万吨级。”陈学思院士说,发展完全可生物降解聚乳酸材料具有重大意义。他以团队开发的聚乳酸材料为例,介绍了其高原子经济性和高可控性等优点,以及在内固定器件、组织黏合剂、可吸收缝合线、创面修复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余龙,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张军,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员季君晖、王格侠,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产品线总经理张佳龙等就废弃塑料循环利用、生物降解塑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情况作报告。
与会专家认为,终结废弃塑料污染需在源头减量、材料创新、原料替代和末端治理四方面系统性发力。一是减少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二是在特定环境中发展新型可解聚塑料材料,以便塑料制品可重复使用和化学回收;三是大力发展生物(质)基塑料,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四是加大对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支持力度。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主办。
链接
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便利,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峻挑战。数据显示,全球废弃塑料累计高达92亿吨,其中仅9%被回收再利用,12%被焚烧处理,79%被填埋或积累在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可持续低碳燃料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的核心路径。2025年6月24—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办,“可持续低碳燃料”主题论坛同期举行。与会...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示了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 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芨芨湖产业园,总投资154.88....
为贯彻中央加强行业自律指示精神,推动BDO行业健康有序发展,7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在乌海市组织召开BDO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聚焦防止“内卷式”竞争、行业发展趋势....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围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听取关于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意见建议。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立新,中核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学军等代表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