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近日,在南化公司煤化工部600单元GDS报警移位作业现场,随着清脆的落锁声,13名承包商施工人员的手机全部放入手机管理箱。4月中旬以来,在南化公司多个装置施工检修现场,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箱,正悄然改变着承包商员工的安全习惯。
据了解,在承包商现场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业时低头看手机、接打电话的现象并不少见。“化工生产装置易燃易爆,高危和高空现场作业时,一个分神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该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周松在HSE例会上直言。
为降低施工风险,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习惯,公司安环部与承包商多次研讨后,最终推出“手机管理箱”制度。
起初,这项制度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手机上锁,家里有事联系不上怎么办?”不少施工人员有顾虑。对此,公司没有急于强制推行,而是带着安全管理团队走进各承包商班组,用事故案例和模拟实验,详细讲解分心作业潜在的风险。同时,公司在各装置中控室配备了可打外线的公用电话和手机充电设备,解决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如今,手机管理箱已成为现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该公司3家主力承包商在施工时,将现场作业人员的手机全部放入手机管理箱。南化建承包商班组员工马翠敏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管手机是小题大做,直到亲眼看见有人因看手机耽误操作而引发泄漏或爆炸等事故的视频后,才明白公司的良苦用心。现在大家进现场主动交手机,作业时注意力更集中了。”
手机管理箱不仅锁住了安全隐患,还打开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现在,公司安环部定期组织承包商开展HSE分享会,引导承包商及其员工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南化建十五分公司安全科科长张永伦在分享中提到:“放下手机后,作业人员能更专注地检查设备细节,也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这种思想转变,正是企业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的体现。
“安全管理既要‘堵’更要‘疏’,手机管理箱看似管住了一部手机,实则是培育出良好的作业习惯。”周松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相关机制,与承包商携手推动安全管理从“制度约束”向“文化引领”升级,让每一位建设者都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护者,共同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
近日,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下发通知,辽河石化公司通过集团公司健康企业验收,获评中国石油2024年度健康企业建设达标企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名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成功入选,成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
7月17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地方标准《山东省健康企业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健康企业建设要坚持以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为重点,全面落实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积极...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新河社区、石窑社区和老虎桥社区,开展“‘膜’力暑托,‘化’启未来”暑期社会实践。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从2025年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