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赋能可穿戴设备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近日,浙江大学研究员杨轩、特聘研究员林嘉河合作团队在新材料领域再获新突破。研究颠覆了“纤维素导电化需碳化或物理共混”的传统认知,通过原位聚合—毛细重组双策略,同步解决导电均匀性、机械柔性和环境稳定性三大难题。未来可扩展至其他生物聚合物表面工程,推动可穿戴能源收集、电子皮肤等领域的绿色革新。
团队提出静电势增强原位聚合策略,通过调控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链长与CNF表面化学协同作用,首次实现PEDOT沿纳米纤维轴(a轴)均匀聚合。所得导电纸电导率达91S/cm,较传统方法提升5个数量级,2000次弯折后电导保持率大于90%。该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为生物基电子器件开辟新路径。
据悉,基于该材料构建的柔性热电发电机(OTEG)更实现应用级突破:在50K温差下输出46.6nW功率,尤为关键的是,在人体与环境间10K微小温差下仍能持续输出大于0.4mV的电压,性能领先于织物、塑料等传统柔性热电材料。
近日,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青海汇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产品。目前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每天可生产符合GB/T23853的合格产...
7月4日,采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牵头开发的3G+ST工艺建成的镇海炼化50万吨/年环管聚丙烯装置气相共聚单元,成功产出抗冲共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