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7月29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IEC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正式发布。同时,由我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也正式立项。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是光伏直流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能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专家牵头,与来自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14个国家的专家历经4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了编制工作。
据悉,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已成为助力能源转型、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进入平价市场化发展阶段,其全球爆发式的增长亟须科学、统一的国际技术规范。该标准聚焦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的典型场景与关键技术,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相关典型工程案例,总结了光伏直流接口装备的技术演化规则,明确了低压直流系统在系统控制、故障响应及稳定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指标要求,为分布式光伏开发与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专家牵头提出,获得国际专家一致认可。我国专家作为项目组召集人,将组织美国、德国、希腊、尼日利亚等国专家推动该标准研制。该项国际标准提案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则与科学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将显著提升碳足迹因子与本土数据的时空匹配度,破解国际通用数据库在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局限性,为光伏组件在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的量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路径,为构建更加开放、公平、透明的全球光伏市场环境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7月26日,从中国石油传来消息,我国最大的煤岩气田——大吉气田年产能突破25亿立方米,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资源。
7月27日,永成新材“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工业化制备技术”技术鉴定会在山东荣成召开。鉴定专家从技术创新性、应用可行性、经济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在海上复杂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再获突破。中国海油7月29日宣布,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以下简称东方13-3区)开发项目投。东方13-3区开发项目作业区域位于....
7月24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专家在会上指出,光伏行业正面临内外双重考验,需要以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同时强化行业自律,遏制恶性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