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与环保,欧洲的两难选择   

  今年上半年,欧盟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来自美国和卡塔尔的LNG有效填补了欧洲的能源缺口。但这一局面却因为欧洲的环保举措而蒙上了阴影,原因是欧盟既希望获得LNG供应,又要求生产商承诺严格的减排目标,而供应商显然对此并不买账。笔者认为,在尚未完全实现能源安全的当下,欧洲必须在能源安全和环保要求方面做出抉择。

  作为欧盟最大的LNG供应国之一,卡塔尔正与欧盟陷入激烈博弈。2024年,欧盟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要求与欧盟成员国开展业务且年营业额超过4.5亿欧元的企业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净零排放计划,否则将面临相当于其全球年营业额5%的罚款,这招致卡塔尔的严重不满。卡塔尔能源部长萨阿德·卡比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因遵守该指令导致卡塔尔能源公司损失5%的收入,我们将退出欧洲市场。5%的营收损失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5%,这是人民的钱,我们无法接受。” 而自2022年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锐减以来,卡塔尔每年为欧盟提供12%~14%的LNG进口量,这些供应缺口短期内难以填补。

  面对卡塔尔的警告,欧盟曾对CSDDD进行调整:简化报告要求、缩小适用范围,弱化排放相关条款,并将生效时间从2027年推迟至2028年。但阿德·卡比仍然致信比利时政府重申立场:“若欧盟继续强制要求净零计划,卡塔尔将转向其他更稳定、友好的市场。”这使欧盟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欧盟确实需要卡塔尔的LNG,除非它想完全依赖美国的天然气供应。另一方面,现任欧盟领导层明确表示,向净零排放过渡是其首要任务。因此,欧洲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妥协。

  笔者认为,对欧盟来说,过度依赖美国LNG将推高能源成本,加剧工业危机。欧盟一直在努力减少能源账单,以避免整个欧盟的工业彻底崩溃。在这个现实面前,欧洲的抉择应该并不难。


相关推荐

欧盟多国化工行业组织纷纷发声:美欧贸易协议将削弱欧洲化工业

  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再次确定了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并将在8月7日零时正式生效。

国际石化资本投资中国脚步铿锵

  吸引和利用外资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CIA:英国化工业继续承受重压

  近日,英国化学工业协会(CIA)最新季度商业调查显示,第二季度英国三分之一的化工企业销售额、生产水平和产能利用率均出现下滑。

OMV上调欧洲石化品利润率预期

  7月31日,奥地利OMV股份公司宣布,上调全年烯烃、聚乙烯(PE)及总体聚烯烃销售量的利润率预期,该公司还预计欧洲乙烯和丙烯的利润率将高于今年早些时候的预测值。

美国特化品行业信心在恢复

  近日,美国化学制造商及附属机构协会(SOCMA)发布基于“脉冲调查”系列计划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美国特种化学品行业信心正在恢复,许多企业正通过拓展新客户、优化成本结构和调整产能布局等措施积极应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