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营企业一心谋发展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今天正式施行。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主阵地”。笔者以为,对于园区而言,要抓住《促进法》落地契机,主动谋划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落地的规则体系,为民营企业专心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破除隐性壁垒,让竞争更公平。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民营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园区要深入贯彻《促进法》中关于公平竞争的规定,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认真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切实保障民营企业“非禁即入”的权利。事实上,个别园区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隐形门槛,如在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招标等环节,优先考虑国企或大型企业,导致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公平参与竞争。如今《促进法》已经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园区必须依法全面梳理并消除这些不合理的限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园区内各类招商政策、项目准入规则的审查,确保政策制定过程公开透明,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歧视性条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角逐。

二是构建创新生态,让发展更具活力。科技创新是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促进法》特别强调了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园区应以此为契机,增强创新要素供给能力,引导民营企业不断提高“含新量”。一方面,园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生产高端新材料;要广拓渠道帮助企业吸纳各类科技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园区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保驾护航。比如,上海张江科学城开放价值数亿元的科研设备共享平台,企业可按需租用,降低研发成本;又如深圳前海园区联合银行推出“数据资产贷”,允许企业以数据资源抵押融资,破解轻资产企业的融资难题。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让企业轻装上阵。园区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将服务保障能力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成为与企业共生、共荣、共享的“合伙人”。要结合园区实际,制定详细的配套政策。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动倾听民营企业的声音,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在基础服务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要严格按照《促进法》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权益的保护,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民营企业在园区内安心发展、茁壮成长。

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动力。国家出台《促进法》,就是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要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转化为每一项公平竞争规则的刚性执行、每一条科技金融生态的赋能措施、每一次服务模式的精准迭代,为民营企业敢于闯、大胆干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链”聚新势能 “质”创新未来

日前,坐落于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的荆门石化年产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大件设备首吊到位,标志着荆门石化“油转特”项目进入新阶段。该项目不仅是荆门石化产业优化升级的缩影,更是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推动...

利津经济开发区:“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

近日,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利津经济开发区以“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的缩影。

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揭晓

为深入推进全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工作,6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名单,共10个案例获选。

潜江高新区开展石化产业链招商培训

6月30日,潜江高新区依托“高新·星光课堂”平台,组织机关干部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专题培训。本期培训聚焦石油化工产业链,系统学习产业链招商理论与实践路径,为精准招商夯实基础。

吉林公布化工园区认定情况

近日,吉林省加快制造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省内全部化工园区认定情况。目前,吉林省有15家化工园区通过认定,6家化工园区通过新建认定,1家化工园区有条件通过认定正在整改。

泉港石化工业园又一台资项目开工

6月26日,北瑞药业(福建)有限公司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项目在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正式开工,这是继中国台湾国乔石化丙烷脱氢及聚丙烯项目投产后,台资企业登陆泉港的又一重大投资成果,标志着两岸医药产业合作迈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