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经理,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地质找矿方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杨海风一直致力于渤海湾盆地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长期奋战在海上油气勘探第一线,带领团队累计发现30余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区域,累计为国家探明油气储量超10亿吨,为渤海油田建成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盆缘凹陷区苦寻油气
渤海湾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像一只摔碎了又被踩了几脚的“碎盘子”,油藏分布十分零散复杂。2010年,入职仅半年的杨海风就接手了秦皇岛29-2构造的攻关任务。该区二氧化碳含量极高,即使有油气也可能是“废气”的质疑让勘探工作阴霾重重。为了寻求新突破,杨海风根据资料按图索骥,终于发现二氧化碳和正常的天然气被封闭在不同的“抽屉”里,可分类开采。
这一发现好比一把开启该构造谜团的“金钥匙”,推动渤海首个亿吨级隐形油田的发现。随后,杨海风将这项成果总结为一套适合渤海盆缘凹陷的油气差异富集机理,打破了业界长期以来关于盆缘凹陷“埋藏浅、面积小、生烃能力有限、油气勘探价值不大”的刻板印象,同时进一步指导了另一个亿吨级油气田大发现。这两项成果分别荣获中国海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和一等奖。
石臼坨凸起区重焕青春
石臼坨凸起区是渤海油田早期勘探的主战场,其中曾发现秦皇岛32-6等大型油田。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里已是“鱼过千重网”,再难找到大油田。对此,杨海风却不甘心。在石臼坨凸起勘探蛰伏10多年后,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半年时间内翻阅了大量资料和文献,对该区油气的来源、油气运移规律及富集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脊—圈—砂”的定量三元控藏模型,大胆预测秦皇岛32-6周边隐藏着更大油田。
按照传统的勘探思路,在一个连探井都不知道往哪儿打的地方,怎么能有大油田?但2年后,这一论断被杨海风打破。他通过16口探井的精准部署,用又一个亿吨级油田让蛰伏10多年的石臼坨凸起区重焕青春。
凸起凹陷区实现突破
2016年,杨海风担任渤海石油研究院渤南勘探室副主任。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冷区”莱北低凸起,这是渤海油田的一块“心病”。此前的40多年间,很多石油公司在此探索都没有收获。经过多方请教,杨海风带领团队决定优先选择从有无油气大量汇聚的条件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入手。
经过近4个月的埋头苦干,杨海风和团队终于找到该区拥有优越汇油背景的铁证。他提出的“莱北低凸起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油气汇聚脊”的论断,从油气汇聚的角度打消了大家对该区勘探前景的疑虑。
正是基于对地下复杂情况的准确认识和科学预判,2020年,杨海风带领团队勘探发现了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垦利6-1,探明储量超过1亿吨。他带领团队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以往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创造了国内海上大型油田评价时间最短纪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上了高质量答卷。
在此基础上,杨海风又带领团队乘胜追击,于2021年在垦利6-1油田南侧、数十年没有规模性商业发现的莱州湾凹陷区攻坚,发现首个凹陷浅层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为渤海油田浅层勘探由断块向大型高产岩性圈闭转变提供借鉴。
凸起、凹陷突破后,杨海风继续瞄准通常被认为“过而不留”的斜坡带,扩大战果。他提出的“缓脊—强断”油气富集模式,助力2024年在石臼坨凸起斜坡带秦皇岛27-3获亿吨级油田重大突破,让渤海油田浅层勘探来了个亿吨级油田“帽子戏法”,为盆内多个勘探老区的浅层挖潜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2023年勘探发现的渤中26-6油田堪称杨海风和团队成员的又一力作。这一地区在过去40余年的勘探中一直处于劳而无功的状态。杨海风带领团队大胆提出断层封隔新理论,打破了“潜山高部见水、水下无法找油”的传统认识,对隐形潜山的油气藏身之处进行精准定位。基于此,2024年,该油田新钻探井测试产能创新高,累计探明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向更深、更复杂领域迈进。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为切实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一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传递公司对奋战在项目一线员工的深切关怀,7月11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一化建”)榆林恒神...
近日,华北石油工程国际公司“公众开放日暨家属EAP活动”在河南南阳温情启幕,党委书记任吴庚、纪委书记黄中信出席,150余名员工及家属齐聚,共赴这场充满关爱与温度的盛宴。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安达市政府安全会议精神,公司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结合染料生产实际,通过抓思想、抓现场、抓作风,引导干部员工凝心聚力,以“满格”模式抓安全,助染料生产平稳
7月11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班长刘珂铭正组织班组干部和生产骨干召开讨论会,探讨通过精细生产管理降低作业费用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
7月10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建品牌“鄂能向新·绿智先锋”首次正式发布,旨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