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年产3万吨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

  4月2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将依托上海石化自有大丝束碳纤维专利技术以及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绿电资源,建设更为节能高效的10条碳纤维生产线,预计2027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可为风电、储能、低空产业等领域提供大丝束碳纤维材料,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升级发展。

  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此外,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还可以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表示,本项目是在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原创技术基础上,通过持续攻关,实现迭代优化的基础上建设的,设计、装备水平更为安全环保、成熟可靠,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上海石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碳纤维产业生态链。目前,上海石化正积极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做好碳纤维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大丝束+小丝束”“高性能+通用级”碳纤维产品系全覆盖。

  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中国石化集中各种资源,奋力攻克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顶层设计,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技术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2022年10月,我国首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全国产化生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投产,中国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65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140项,专利申请数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目前,上海石化已拥有2.4万吨/年48K原丝、6000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性能标定已全部达标。

相关推荐

BDO和PBAT重点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共议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降解塑料与BDO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化解BDO和产业产能过快增长的问题,同时也促进BDO行业与降解塑料行业的产业协同发展。4月27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在北京举行“BDO...

业界共谋特种聚氨酯产业发展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4月28日,2025第二届特种聚氨酯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聚氨酯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总投资33亿元的特种聚氨酯涂...

中国石油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财务状况健康良好。

石化行业154名先进个人获表彰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北燃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接卸全球第二大LNG船

4月28日,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4月27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接收站(简称:北燃天津南港LNG接收站)首次迎来可装载21万方液化天然气的Q-Flex型LNG船舶“ONAIZA/奥耐...

渤海油田辽东湾油田群一季度累计生产油气创新高

4月2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渤海油田辽东湾油田群累计生产油气首次突破320万吨,环比同期创历史新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