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Ⅰ常减压装置现场,常减压车间三级工程师怀春海手持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维修工单,带领专业维修人员对VOCs检测出的法兰泄漏问题进行紧固处理。“施工完成后,我们会立即填写反馈单并上报,再由专业人员复检,确保问题彻底解决。”怀春海介绍道。这是该厂全面开展LDAR检测工作、创建“无异味装置”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LDAR检测是指对炼化设备中可能因密封失效导致VOCs或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接口、连接处或部件进行系统性排查。根据介质状态,密封点分为气体(蒸汽)、轻液、重液三类。截止5月31日,该厂积极与兄弟单位协作,先后完成检测34.16万点,发现泄漏1268点,通过“发现-维修-复测”闭环管理机制,修复1180点,修复率93.06%。
“每个泄漏点就像设备的‘小伤口’。”该厂机动设备室主任高燕青表示,“我们采取5日内第一次检修、15日内第二次检修的‘分级管控’策略,对超过2000ppm的轻质液体泄漏点和500ppm的重液泄漏点实施紧固处理,全力确保装置‘无病’运行。”
与此同时,该厂坚持“治未病”理念强化管理,精准定位高发泄漏部位,对1268处泄漏点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易泄漏结构、位置及介质特征,重点加强空冷丝堵、长明灯及瓦斯线、调节阀及手阀阀门盘根、机械密封、采样点及压力表活接等关键部位的精细巡检,并建立专项检查台账,最大限度消除泄漏隐患。
“通过LDAR检测,对全厂设备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成效明显。”该厂副厂长、安全总监王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超标就是事故,超排就是违法’的环保意识,以创建‘无异味工厂’为目标,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员工健康。” (张晓君 杨志达)
近日,上海市组织开展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深入挖掘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特色、亮点,讲好“双碳”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案件高发态...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从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红光公司“废酸处理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现场传来喜讯,102B废酸真空浓缩装置产出硫酸浓度达到82%以上,返生产线硝化使用,各项指标参数满足需要,技改项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超教授等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期刊发表题为《规模化碳移除不应以推迟减排为代价》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碳中和发展应分别设定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