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高新区:零距离“把脉问诊”

“新工厂采用国际前沿的生产工艺和智能系统,仅人工成本就节约了30%,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更加安全环保。”近日,在安庆高新区安徽足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内,公司董事长蒋国强细数着“智改数转”带来的利好。

“我们之所以选择安庆高新区,除了这里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以及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庆高新区的发展理念和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蒋国强解释道,洽谈之初了解到安庆高新区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企业自身又恰好面临着智能化升级的现实需求,于是和高新区一拍即合。”

“企业今年预计实现年销售额1.6亿元,5年内这一数字将变成5亿元,对此,我信心满怀。”蒋国强感言,这也证明了当初企业落户安庆的选择是正确的。

安徽足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是安庆高新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在这片“新”潮澎湃的园区内,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催发新兴业态“长成林”。

近年来,安庆高新区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研究院、安庆师范大学共建高水平创新引领平台,累计引入近20个高校科研团队。

“院所进园区,零距离为企业‘把脉问诊’,破解难题,足见当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蒋国强说。

科技创新赋能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2022年,安庆高新区跻身安徽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前10位。当年12月,安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为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2023年,安庆高新区开始统筹安庆“双生谷”产业片区开发建设,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空间。

“双生谷”重点打造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两大产业,构建形态上“产、城、园”融合,业态上“产、学、研”一体,布局上“诊、养、管”结合的发展格局。这是安庆市和安庆高新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布局,对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我们要将‘双生谷’打造成为安徽省一流、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安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孝胜说。

如今,这片未来产业新高地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的“双生”未来科技城正加速成形,这里将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孵化、中试生产到规模化制造的完整创新链条。

此外,产业腾飞的关键要素亦在“双生谷”加速汇聚。人才方面,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安庆高质量发展深蓝中心得以组建,为“双生谷”的顶层规划、资源整合提供“智力支持”。资本方面,除了有一大批专注“双生”产业的安庆籍企业家助力,当地还在着力打造基金“丛林”,为“双生”项目的落地保驾护航。

“未来,我们将围绕延链、强链、补链目标,瞄准新质生产力,全力招引一些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优质上市公司,把园区逐渐打造为‘科技高地’。”姚孝胜说。

相关推荐

渤化南港新材料园二期氯碱项目投产

日前,总投资超50亿元的渤化南港新材料产业园二期氯碱一体化项目实现全面投产,年产30万吨烧碱、年产40万吨氯乙烯、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等核心装置顺利达产。

自贡高新区“三位一体”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今年以来,四川省自贡高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全流程服务需求,推出“极速审批+精准惠企+全程护航”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推动一批引领性强、带动面广的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提早达效,持...

咸阳高新区多举措提升政务服务

咸阳高新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关键阶段,围绕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精简环节靠前服务、分级包抓主动上门、流程再造并联办理、多地联动跨区通办、专员帮办全程代办等创新实...

银川高新区推进化工园项目建设

为推动银川高新区灵州化工产业园(以下简称化工园区)各项公辅设施有序建设,9月23日,银川高新区召开化工园区项目建设推进会。

抚顺高新区三链联动促发展

把产业链做成创新链,把创新链嵌进服务链,再用服务链反哺产业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近年来,抚顺高新区以自己的方式,描绘出老工业基地攀“高”逐“新”的实践路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