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7月15日,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上,由中国石油集团科技管理部牵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指导、石油工业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分子炼油技术丛书”(简称“丛书”)正式发布。
“丛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包括9个分册,近300万字,凝聚了国内外众多顶尖学者和工程专家的智慧,全面反映国内分子炼油领域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填补了分子炼油领域系统性高端出版物的空白。
据悉,分子炼油技术是支撑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中国石油将其纳入“十四五”十大科技创新领域,组建了攻关团队,成立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集中力量攻坚研究。经过不断探索,在分子表征、分子水平模型开发等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构建了原油及馏分分子数据库,搭建了催化裂化等8个装置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正在进行应用验证。为了普及推广分子炼油知识,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组织院士、专家学者、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撰写了本套丛书。
“丛书”撰写工作于2021年初启动。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规划总院、独山子石化、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昆仑数智等单位近百名科技骨干参与撰写工作。20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丛书”内容进行把关。
近日,“大霸・醇氢动力壹号”船舶在桂林漓江顺利完成试航任务,这是全球首艘采用“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的船舶。这一突破标志着非粮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应用取得重大成果,也为船舶工业迈向绿色低碳提供了新路...
截至6月底,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达到606.93万千瓦/1403.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64%,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五。
近日,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