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规模溴素生产项目落地

达产后将助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7月11日,记者从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其投资的国内规模最大溴素生产项目——曹妃甸钢电园区电厂冷却海水绿色高效利用年提溴30000吨项目在河北唐山正式落地。

据悉,此次落地的曹妃甸海水提溴项目是中国铁建首个海洋经济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占地约263.8亩,采用全国首台直径16米的吹出塔设备,设计规模为年产30000吨,预计于2026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达产后将占据国内溴素产量的三成。

溴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阻燃剂、医药中间体以及农用化学品等众多领域,在电子科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发展和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水中溴的平均浓度约为65毫克/升,每提取1吨高纯度溴需要超过15000吨的海水。因此,传统海水提溴产业面临能耗高、收率低的难题。当前,我国每年需大量进口溴素,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溴素供需趋紧,进口依赖度逐渐升高。绿色高效地提取海水中的溴素资源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选择。

中国铁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我国溴素产业链安全,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50亿元。未来该公司还将以此为契机,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溴化工产业基地,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该项目的海水提溴技术成熟运用后,还将改变中国当前以地下卤水提取为主的行业现状,大幅提升溴素产能,从原料端为溴素战略资源储备和产业控制提供安全支撑。

相关推荐

吉化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由吉林石化公司科研团队研发的“高强型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通过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标志着该公司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填补了国内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产品空白。

碳五碳九树脂如何跳出“内卷”循环?

今年以来,“反内卷”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焦点话题,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也不例外。目前该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期,迫切呼唤“反内卷”及转型。

中国石化沥青首次进入香港市场

6月27日,首车东海牌沥青顺利抵达香港。这是中国石化沥青首次进入香港市场,至此,东海牌沥青实现粤港澳市场全覆盖。

动力电池:以循环计划破局“内忧外患”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7月1日起,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对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