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五碳九树脂如何跳出“内卷”循环?

今年以来,“反内卷”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焦点话题,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也不例外。目前该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期,迫切呼唤“反内卷”及转型。

供应方面,国内上游乙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充足原料,刺激企业持续扩大产能。需求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下行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外需收缩,国内企业为抢占市场不惜以价换量,使全行业陷入“增量不增收”困境——企业纷纷扩大产能,预计2025年行业总产能将突破260万吨,而实际行业总产量不足15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0%。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以碳九石油树脂为例,67%以上为普通牌号石油树脂,而高附加值特殊树脂等产品规模较小。这种结构导致企业缺乏差异化竞争手段,只能通过价格战维持生存。石油树脂的市场价格在过去两年间剧烈波动,通用牌号加氢石油树脂价格从历史最高位的约15000元/吨,骤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不足8500元/吨。当前价格已逼近多数企业生产成本线(8000~9000元/吨),行业平均利润率转为负值。

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价格竞争。国内产能排名前五企业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45%,龙头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边际贡献定价法”,陷入“产能扩大—价格下跌—扩产保本”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品在海外频繁遭遇反倾销诉讼。美国、韩国、欧盟、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征收超过30%的关税,极大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全球需求萎缩制约出口增长,2025年全球塑料市场规模增速降至5%,涂料市场增速放缓至5.5%,东南亚地区塑料制品订单量同比减少15%。内忧外患之下,行业急需找到转型之路。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国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反内卷”。

一是产品高端化。加氢树脂等高端产品仍存在供给缺口,我国每年仍需从美国、日本等国进口大量高品质碳五碳九石油树脂,国内企业应重点研发生产满足食品包装、医疗器具等高端领域要求的特种树脂,避开同质化竞争。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加氢工艺、催化剂效率等核心技术瓶颈。产学研合作和数字化改造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是整合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提高原料自给率,向下游拓展开发终端应用产品。另外,废树脂回收再利用技术既符合环保趋势,又能降低原料成本。

四是布局国际产能。通过海外建厂或并购实现本地化生产,规避反倾销限制。开发“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相关推荐

吉化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由吉林石化公司科研团队研发的“高强型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通过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标志着该公司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填补了国内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产品空白。

中国石化沥青首次进入香港市场

6月27日,首车东海牌沥青顺利抵达香港。这是中国石化沥青首次进入香港市场,至此,东海牌沥青实现粤港澳市场全覆盖。

我国最大规模溴素生产项目落地

7月11日,记者从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其投资的国内规模最大溴素生产项目——曹妃甸钢电园区电厂冷却海水绿色高效利用年提溴30000吨项目在河北唐山正式落地。

动力电池:以循环计划破局“内忧外患”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7月1日起,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对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