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73号集气站正式投入使用。站内采气井整齐规划排列,加热炉、分离器、除砂器及集输管线规范摆放,采气工在醒目的安全通道标识线上不断巡检。
涪陵气田现有129座集气站,今年以来,为了实现地面工程提质创优目标,江汉油田产建管理中心根据中石化场站“五化”建设标准,在涪陵页岩气田启动标准化建设,打造精品地面工程。截至目前,标准化设计覆盖率达到80%,工厂化预制率达到85%,模块化施工率达到85%,机械化作业率达到75%,均达到或超过中石化标准。
加强标准化设计。作为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今年以来,涪陵页岩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井场、集气站、集输管线、脱水站、道路及标识等均采用标准化设计,井口、集气站按无人值守的标准进行设计,水套炉、分离器等主要单体设备采用撬装化设计,规范统一标准。
加强标准化施工。油气产能建设管理中心在涪陵气田集气站建设中,从施工设计、实施作业、技术创新上不断进行改进,确保高效率高标准建成井站。该中心设计人员在页岩气标准化设计上由标准化V2.0版迭代升级为V3.0版,设计中强化三维设计应用,串联物料采购、现场预制等环节,实现设计、制造、拼装一体化,通过设计自动生成预制单线图、材料表等,极大方便施工人员依据设计图纸施工。
小型场站集成化、撬装化也是提升标准化建站重要举措之一。日前,由产建中心建设的焦页149号东集气站进入投产,通过采气树井口集成化,该站直接减少焊缝36道,井口施工工期缩短90%,且完全杜绝井口一级受限和一级动火作业,施工质量和安全风险管理也得到提升。为提升施工工厂化预制率,该中心还联合施工单位推进全自动化焊接站建设,小型全自动焊可适用于全位置外焊,特别针对狭窄空间的自动焊接而设计,可以用于单面焊双面成形根焊、热焊、填充、盖面,全自动焊接站投用后,焊接效率可提升为目前的5倍,新建场站工厂化预制率可提升10%。
焦页18号东集气站是油田首个立体式计量分离一体化撬装设备,该一体化撬装设备系统整合场站计量、分离设备,集成工艺、电气、自控、通信等相关系统,结构紧凑,可以占地减少50%,施工人员投入减少30%,工期减少25%,平均单井投资减少20万元。借助该一体化橇项目,该中心摸索形成了一套橇装制造、场内预组装、分段运输、现场吊装组装的“搭积木”的模块式施工技术体系,模块化建设持续得到提升。
“我们通过推行场站地面工程‘五化’建设,不断推进场站巧建快投,标准建设,持续提升地面工程支撑保障能力。”产建管理中心地面管理室主任徐凯说。
在繁忙的生产一线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2024年,这支由11名平均年龄35周岁的年轻成员组成的队伍,在公司及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精细操作、落实巡检、实战演练等一系
一直以来,李继春牢固树立“煤质就是效益”的理念,通过定置化管理、标准化流程、规范化操作,将“运输管控、过程把关、输煤监督”等形式相结合,开展“劳动竞赛、评先评优、检查考核”等工作,扎实推进煤储运组基础
2月25日上午,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的一口抽油机前,该厂刘丽工作室的领衔人、“大国工匠”刘丽正在与工作室成员赵海涛一起,共同查看革新成果的应用效果,记录抽油机运行数据,针对性制定改进提升方案。2
日前,河南油田南阳能化公司今年首批出口的45吨相变蜡产品,顺利完成了现场生产及装车,随后将搭乘货轮横跨重洋,驶向欧盟市场。这是今年以来,能化公司开拓的特种蜡出口新渠道,也是用相变蜡等高端产品深耕国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