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台风“麦德姆”直扑广东揭阳。在广东石化液体装卸站,计量管理员胡锐紧盯着屏幕,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的脑海里还清楚记得10天前对付台风“桦加沙”的惊险:服务器彻底掉线,过磅数据无法保存,流量计读数中断,生产面临直接停摆……这次应急处理让他比谁都明白,眼前这些跳动的数字,就是生产的生命线。
“服务器修复至少需要6小时,但装卸作业一刻也不能停!”9月24日,计量班长张晗冰的紧急汇报,让所有人心里一紧,现场气氛骤然紧绷。“这里是华南重要的能源枢纽,计量系统一旦瘫痪,后果不堪设想——厂区内数百辆油罐车将寸步难行,下游加油站甚至可能面临断供危机。”
情况迅速上报。计划经营部副主任岳远航当场决策:“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全部切换人工模式,确保计量准确,出厂流程绝不能断!”
指令下达,胡锐立即赶到装卸站前沿指挥,快速重组了作业流程,值班长李腾辉把12人团队分成四个小组:数据记录、流量抄录、质量复核、制单输出,各司其职。王亚梅守在地磅入口,拿着记录本,记下每辆油罐车的毛重、皮重,通过即时通软件秒传出去。李胜男守在储运中控室,盯着流量计屏幕,工工整整地抄下温度、密度、体积等十几项参数。程午季手持量油尺,对装满柴油的罐车进行人工检尺,在刺鼻的油气味里反复核对三次。张晗冰和崔晓娟搭档制单,把几百组数据一个个敲进临时表格,连续6个小时没离开过工位。
往日清脆的系统提示音,被此起彼伏的现场核对声取代。“107号鹤位数据再对一遍!”“92号汽油罐密度确认!”——大家用最原始的方式,在纸张和键盘之间,硬是筑起了一道可靠的数据防线。
当天20时30分,服务器故障终于排除。
而此时,这支临时组建的“人工计量军团”已经交出了一份惊人的成绩单:在白班12小时内,他们完成了207车成品油和31车化工品的装车计量任务,数据准确率100%。更难得的是,在系统瘫痪最关键的8小时里,出厂效率竟然达到了日常的90%。
“当系统靠不住的时候,最终能依靠的,还是人的专业和责任心。”计划经营部副主任岳远航在事后总结道。“这次实战,不仅避免了业务中断的风险,更检验了咱们队伍的应急能力,为以后应对台风天气积攒了最宝贵的经验。”(通讯员 李腾辉 温远锋)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在“双节”期间全面升级管理,各生产装置实现了稳定运行,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潮粮收储环节安全可控,整体呈现产供销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良好态势。
近日,江汉油田钟市一段钟112井区2口方案井钟112-1-斜11、钟112-1-斜13井顺利投产,初期平均日产油6.5吨,较年初新井产量翻番,产建提质效果显著。
近日,从北京召开的2025年第十八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传来消息,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申报的《“学查改立”四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动态清零实践》《基于煤化工行业“数智赋能”的应用与实践...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统筹安全管控、科学统筹调度、有序组织生产,有力保障生产系统“安稳长满优”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