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第四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肥料新质生产力大会同期举行的圆桌对话上,史丹利农业集团副总裁张磊围绕发展肥料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和未来规划作了发言。
史丹利农业集团副总裁张磊
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市场的需要。现在种植大户越来越多,他们对肥料的性价比和投入产出比较重视,所以企业自身必须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对此,史丹利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一方面,史丹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了一个规模化的测土配方实验室,日处理样本能力达到3000个,充分满足了种植大户对测土的需求。另一方面,史丹利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学习成果借鉴相结合发展新型肥料。
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产业链角度看,史丹利目前有两点思考。一是目前从磷原料到复合肥,产销链能耗很大,因此史丹利考虑从磷酸开始直接做成液体的水溶性肥料,配合设施农业推广,可能效果会更好。第二个考虑是中国农业发展到今天,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作为农业投入品公司,以后重点的发展方向可能围绕中微量元素等方面展开。但是从以前推广的经验来看,作物品质的提高对种植户的收益提高并不是很明显,而产量的提高更能促进种植户增收。新技术、新产品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种植户种地的成本,在推广中可能仍会面临较大的考验,如何更好地推广是企业的必答题。
作为广东的一家中小企业,二十几年来,拉多美所做的一些事情,刚好是符合肥料新质生产力的一些要求。
贵州磷化集团的高浓度磷肥产能占全国1/3,实际生产量占全国1/4,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但在新质生产力促进磷肥创新方面,目前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
在中国化肥的发展历程中,复合肥企业每个阶段都因农业需求的不同而催生了不同的新质生产力。当前阶段,三宁化工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中化化肥作为国资央企,一直关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要求,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商业战略,把生物技术和生物肥料作为未来的主航道,也是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突破的一个方向。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想让人类健康得到保障,就要做“聪明的肥料”。我认为健康、聪明的肥料,一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刺激素及微生物等,和大量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协同增效;二...